摘要: 本文聚焦于安徽地区皮革废水处理难题,深入探讨了聚合氯化铝(PAC)作为高效絮凝剂的创新应用实践。详细阐述了PAC的作用机制、在安徽皮革废水特性下的适配优势,以及通过优化投加工艺、联合其他技术手段等实现的净化效果,为该地区乃至全国的皮革废水治理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实践经验与技术路径。
一、引言
皮革制造业作为安徽省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这些废水成分复杂,含有染料、鞣剂、油脂、蛋白质等多种污染物,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周边水体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类健康。因此,探索高效、稳定的废水处理技术成为当务之急。聚合氯化铝凭借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良好的絮凝性能,在安徽皮革废水处理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逐渐成为主流的处理药剂之一。
二、安徽皮革废水的特点与挑战
安徽地区的皮革生产工艺多样,从原料皮的准备到成品革的制作,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废水。其特点表现为水质波动大,pH值不稳定,通常偏酸性;悬浮物含量高,包括纤维碎屑、泥沙等;有机物浓度极高,如铬鞣过程中使用的含铬化合物以及染色工序残留的各种染料分子;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硫化物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这种复杂的水质状况给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带来了巨大挑战,单一的处理工艺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需要采用多种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方案。
三、聚合氯化铝的作用机理与优势
(一)作用机理
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投入水中后迅速水解生成大量带正电荷的水解产物,如[Al(OH)]₃、[Al₆(OH)₁₈]⁺等。这些水解产物能够中和废水中胶体颗粒表面的负电荷,降低ζ电位,使胶体脱稳并相互聚集形成微小絮体。同时,PAC的长链结构还能发挥吸附架桥作用,将多个微小絮体连接在一起,形成更大的矾花,加速沉降过程,从而实现对水中悬浮物、胶体及部分溶解性有机物的有效去除。
(二)优势分析
1. 高效性:相较于传统的石灰、硫酸亚铁等絮凝剂,PAC具有更高的电荷中和能力和更强的吸附架桥功能,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大量密实且沉降速度快的絮体,显著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减少处理时间和占地面积。
2. 适应性广:可根据不同水质条件灵活调整PAC的投加量和pH值适用范围,无论是高浊度还是低浊度的废水都能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对于安徽皮革废水这种水质波动较大的情况,PAC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污泥产量少:由于PAC形成的絮体结构紧密,含水量低,在后续污泥脱水过程中更容易处理,降低了污泥处置成本和二次污染风险。
4. 安全性高:PAC本身无毒无害,不会引入新的有害污染物,对操作人员和环境较为安全。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刺激性气味,改善了工作环境。
四、创新应用实践
(一)精准投加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为了充分发挥PAC的最佳性能,避免过量投加造成浪费或不足量导致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我们研发了一套基于在线监测数据的精准投加控制系统。该系统实时监测废水的流量、浊度、pH值等关键参数,并根据预设的算法模型自动计算出最佳的PAC投加量。通过计量泵精确控制PAC溶液的输送速度,确保每一刻都能以最合适的剂量加入到废水中。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可将PAC的使用量降低约20%,同时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二)与其他技术的协同增效作用
1. 与生物处理法联用:在前端采用PAC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后,再进入生物反应池进行生化降解。这样可以减轻生物系统的负荷,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和代谢效率,使生化处理单元能够更专注于有机物的分解转化。实验数据显示,这种组合工艺相比单独使用生物处理法,COD去除率提高了15%以上,氨氮去除率也有明显提升。
2. 与高级氧化技术结合:针对皮革废水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如某些偶氮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我们将PAC与臭氧氧化、Fenton试剂等高级氧化技术相结合。先利用PAC的絮凝作用将这些污染物富集到絮体表面,然后通过高级氧化产生的强氧化性自由基对其进行深度矿化分解。这种耦合工艺大大提高了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率,使出水水质进一步得到改善。
(三)针对不同工序废水的个性化处理方案
考虑到皮革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产生的废水成分差异较大,我们制定了个性化的处理策略。例如,对于脱毛浸灰液这类高碱性、高钙镁离子含量的废水,适当增加PAC的投加量以强化除硬效果;而对于染色废水,则侧重于利用PAC对染料分子的吸附作用,配合脱色剂使用,实现高效的脱色处理。通过对各工序废水分别收集、分质处理,再汇总排放,不仅提高了整体处理效果,还降低了处理成本。
五、工程案例分析
以安徽某大型皮革工业园区为例,该园区日处理水量达5000立方米。过去采用传统的混凝沉淀+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时常不达标,尤其是色度和总铬指标超标严重。引入PAC创新应用技术后,对原有工艺进行了改造升级。在调节池出口处增设了PAC精准投加装置,并在后续增加了斜管沉淀池以提高固液分离效率。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调试,出水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其中,COD从原来的300mg/L降至80mg/L以下,色度去除率达到95%以上,总铬未检出。该工程的成功实施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环保难题,也为园区内其他企业提供了示范榜样。
六、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评估
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虽然初期投资增加了一部分用于购买PAC及相关设备的费用,但由于PAC的使用效率高、污泥产量少以及出水水质稳定可靠带来的排污费减少等因素综合作用下,长期运行成本反而有所降低。据估算,每年可节省运行费用约30万元。在环境效益方面,经处理后的出水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大大减少了对受纳水体的污染负荷,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回收的污泥经过干化处理后可用于建筑材料生产等领域,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七、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聚合氯化铝在安徽皮革废水絮凝净化中的创新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对其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精准投加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其他技术的协同增效以及个性化处理方案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安徽地区皮革废水处理难题,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然而,随着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和废水成分日益复杂化,未来仍需继续探索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和材料。例如,进一步优化PAC的合成工艺以提高其性能指标;研究开发智能化程度更高的废水处理系统;探索更多与其他先进技术的结合方式等。相信在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实践探索下,我国皮革行业的废水治理水平将迈上新台阶。